Thursday, September 20, 2007

我、攝影、攝影社(四)

我、攝影、攝影社(四)


我、攝影、攝影社(四)

很快的,寫到了(四),其實,說實在的,有時候上班還真的是蠻無聊的,雖然有月底有個萬言書要交。

暑訓之外,暑假似乎沒甚麼特別的事。坐遊覽車的暑遊方式,應該是很難拍到自己喜歡的照片。在放暑假之前,對自己多少有些期許,或是說計畫。主要是希望多拍一些照片,多沖,多放。其實,大一過去,有沒有拍到三十卷照片,或是沖片量有沒有三十卷,其實,我自己也蠻懷疑的,應該是不到吧。所以,希望能藉暑假的時間,累積一些取景的經驗,沖片的穩定性。我在大一那個暑假,我應該有拍了三、四十卷吧。我們以前買底片,都是用一捲一捲的來算,當然你們也是,只不過我們是算一大捲罷了。P在剛開始拍照的時候,我會鼓勵各位多拍,多沖,讓自己的身體熟悉自己的相機,自己的眼睛習慣觀景窗。沖片的穩定姓氏所有座黑白暗房的第一步。如果沖不好高品質的底片,之後,可能就會很麻煩。我那時候的暑假,同樣的,還是一個人。其實,也是因為年紀比較輕的緣故,常常自己一個人騎著摩托車,從北海岸,陽明山,淡金公路,這幾個台北近郊的地點,到處去拍。雖然沒拍出甚麼自己很喜歡的東西。不過有一些技術上的東西,至少比較熟練一點。那時候,承哲當社長,他的計畫是暑假可以偶而見一次面,大家看一看彼此拍的照片。我還有印象的是,我拿了一張石頭,還有一張海邊枯木的照片包括延伸的天空。伯如(我這一屆的人)拿的是一張繩節的照片。暑假,其實可以做很多事,也可以讓自己的功力增進許多,如果你好好利用的話。

對了,應該要說說器材的。覺得社上的人,器材越用越好,技術越來越差。我不是說要用很爛的器材,我也用Leica。只是,當你變成一個玩器材的人之後,你就遠離了攝影的真諦,我個人偏見。

我大一,就這一年整,包括後來的大二上,我的器材就只有FM2加上 f1.4 50mm,還有一隻爛腳架。不過,腳架對我比較沒有意義,因為,我不常用。用了這麼久的標準鏡頭,其實,對我有甚麼影響嗎?我想,剛開始的時候,不要拿太多繁複的器材,反而,更能掌握攝影,更容易發覺攝影質樸的一面。不要把測光、對焦都交給相機,那乾脆連取景都交給相機好了。後來,等到我拍了兩三年後,我又剩下一顆鏡頭了,用的是Leica的35mm f2.4。這時候,我想的是,如何在最大的限制裡,取得最大的自由。限制越多,得到的自由卻也越多。剛開始,器材簡單,讓你容易上手。久了之後,器材簡單,讓你努力超脫器材的限制。細心體會。想布列松也只有一台M6一顆35mm。

應該要說暗房部的工作了,首先要說的是,暗房部,號稱是攝影社的命脈,社團的靈魂。傳統上,台大攝影社極為重視黑白攝影。黑白攝影,其中最大的樂趣在於暗房,那為什麼暗房會那麼迷人呢?因為你可以控制你所有的一切影像,當拍沖放連貫之後,你可以瞭解你所要的,你要如何取得,這就是安公子說的預視。而且,暗房迷人的地方,在於,你可以跟你的影像,跟你自己對話。鄭景仁曾經說過,印相是攝影中最感性的一部份。我常說,要跟你的照片,發生感情。

這件事,你們可以跟依如聊一聊。一張照片的產生過程。不是放一次就可以了。

先說正題吧,我不知道你們現在怎麼看待暗房部。也許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吧:P我,或是我們那時候的人,接暗房部可是一個很神聖的使命,也是一種肯定。那時候的暗房部部長是小花跟我。小花那時已經大三了。對於攝影社培養新人的方式,主要有兩條路,第一條是經由暗房部,再來學術部,準備選社長。我的經歷就是這樣。另一條則是從活動部出發,再經由學術部。通常,比較外向的人會走這一條。

說暗房部的主要工作吧,沖泡藥水,器材修護,人員輪值,暗房使用的管理。以你們現在對暗房的管理,簡直只能用散漫兩個字來形容,還有,把暗房當貯藏室來用,真是褻瀆了這個地方。幾個月前,有一次,一個學妹在放照片,她問我的意見。我就放一次給他看。用
號稱是最豪華的O室。結果呢?暗房髒的亂七八糟,我很訝異,自己要印相之前,也不會先收一下。沒有良好的暗房習慣,是放不出一張

好照片的。更神奇的是,地板竟然還有玻璃碎片,你們在搞甚麼春天啊,這實在是太神奇了,捷克。

你們知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限制O室的使用,給幹部這麼大的優待。這件事情,其實也不是沒有其他社員質疑過。我們的理由是甚麼呢?
當然獎賞幹部是一種理由,另一種,則是我們希望維護O室的器材,因為O室的器材一直是最好的。但是,你們現在的作法,對O室的使用方式,簡直是一種糟蹋。我現在都把我的想法告訴你們,所以聽起來有點刺耳,因為你們真的是有點暴殄天物,都沒有想過這個暗房,一個大學社團擁有四間暗房,是多少學長姐努力才留下來的,竟然被你們搞的烏煙瘴氣。我想到就覺得你們真的是欠人罵。社團積弱不是三天兩天的事,當然也是學長姐沒盡到責任,大四沒好好教大三的人。大三的人又不負責任,竟然連出來扛社長的擔當沒有,把責任推給大
二的人,之後又各自閃人。你們真是太厲害了。大二甚麼都沒學到,就要開進階家族,講難聽一點,教甚麼啊?前面這些話有點辛辣,不過,希望你們不要再做類似的事情,社團是一棒接一棒,大家都有責任。當然,當學弟妹的人也要主動積極一點,如果自己還是用散漫的

態度來學習,誰都不會想要教各位。有時候,我會覺得,要帶社上的學弟妹,好像是我去求你們似的,這種感覺很不好,不要讓學長姐覺得他是熱臉去貼你們的冷屁股。老人們也不是吃飽沒事做。

說完了暗房,我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瞭解,暗房對攝影社的重要性。

希望你們正視,這個攝影社最重要的部。很多人交社費,他不參加攝影社的活動,也不參加所謂的家族,課程,他只是要來用暗房罷了。如果攝影社連這個基本的服務都沒有辦法提供。那社費收得很勉強。

我當暗房部長的時候,那時候社長是承哲,他的經歷跟我類似,他跟我說,暗房的藥水,不管是任何一種,一個學期不能斷三次。這是暗房部及格的基本要求。其實,用點心做,也不會難。再說一下,所謂的暗房次長,或是幹事,反正名稱如何不重要,它的目的一方面要減輕部長的負擔,另一方面有很大的目標是要培養新人。覺得做的最成功的大概就是我二下的時候,不過,它有幾個條件是要配合的。那時候,承哲卸任,他花了一些時間帶徒弟。記得應該是有五個人吧,像性獸、浩男、崇哲都是。這樣子一方面減輕暗房部長的負擔,另一方面可以培養攝影社的新兵。我要說的重點是,這些新人,不要把他當成苦力來用,也要教他們攝影的技術,諸如他們的沖片,印相等方面,都需要再加強提升。他們以後才有辦法擔當重任。

說完的我的暗房部部長,當然那時候還有基礎家族,我帶家成不成功呢。似乎不算非常成功吧,因為後來好像留下來的人,除了小弘,想不起來誰是我那家的人,佳玲好像是,不過她是因為她是立哥的愛徒,我好像也沾不上甚麼邊。不過那時候四家好像倒了二家,郭家瑋那一家好像就倒了。啊,想到了,還有人類三人組也是,那算一算也不少了說。帶家的經驗,其實要說甚麼呢?攝影社一直在兩條路上徘徊,以質取勝,或是以量取勝。兩者其實不太相容。站在推廣的角度而言,人當然是越多越好,但是人多,優不優秀,其實很難說。每年留下來的人,其實都差不多,差的,就在於留下來的人到底是怎樣的人,究竟是喜歡攝影到甚麼程度。這個問題很重要,雖然我無法回答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