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、攝影、攝影社(十五)
後來,跟鄭景仁老師變的很熟,常常去他家鬼混,除了去他家上課,有時候也去他家聊天、看書,那也常常跟他一起出去拍照,就幾個人開幾台車,繞著台灣,大小都市,通常一次出去大概都是一個禮拜,總覺得三天的攝影行程短了一些,所以,我們出去拍照的時間,總是較長一點,白天就拍照,晚上,一群人聚在一起,大家聊聊社上的事情,以及一些個人拍照的心得。這樣的生活,只有在當大學生的時候可以做,那真的是一段極為奢侈的歲月,可以盡情的揮霍自己的青春。說這些,主要是說,真的想在攝影這一條路上,有一些收穫,需要花一些苦工,常常拿著相機,多拍。
那接下來,我想說一下一照片,講太多好像也沒甚麼意思,正如之前說的,我對自我,這個motive非常感興趣,也因此,我對自己的影子有一股莫名的愛戀。我常常利用自己的影子,來作為自我的另一個符號,也因為自己的影子,終究不是自己,但它與自己卻又如此密不可分的特性,對於它所能產生的效果,常常會令人surprise。我想講的第一張照片,如果說要選一張照片,作為我自己這幾年拍了這麼多照片的一個代表,我想我會選這一張。應該有人看過這張照片。主要是一個人的影子。因為身穿大衣的緣故,所以影子也變的極端巨大,有點魔術師的味道,而因為影子打在一個矮牆上,影子就變形了,但是,因為牆並沒有很高,影子仍然打在牆之後的那塊空間上,這張照片我覺得主要有幾個地方是很成功的,第一個是,影子的變形,趣味性十足,其次,就是藉由牆與影子之間的互動,空間性特別強烈,不會因為牆的存在將畫面分割。再者,就是
因為地板是磨石子,黑色的,而牆是白色的,整體的反差很高,視覺效果非常強列。
那其他的,就請各位期待我的展覽吧。
fin
後記
這一系列,是我在兩千年的時候,寫完的一連串文章,一直說要辦展覽,說了三年,還是沒辦法完成自己的個展,其中,除了工作的因素之外,還有,幸運的考上研究所,研究所的課業,也讓我無法兼顧攝影,而現在,研究所即將畢業,然而,即將成為父親的我,需要花更多時間去跟我的家人相聚,也許,拍照的時間會更少,不過,在得與失之間,毋寧是得多過於失的,新生的喜悅,也許是另外一個自我的延伸。
另,後來寫了一串觀鏡頭前的我與觀景窗後的你,也是虎頭蛇尾,無疾而終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